295
 
本期主题:诵经定慧行







佛所说经典,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,
专注读诵、忆持经典,即是落实闻思修,
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,
能令行者长养定慧,进趣菩提。


专注一心 妙用自显

文/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一年级 星澈法师


  第一次诵经是在国中时期,女菩萨教我日诵《心经》五次,她告诉我诵经可以让读书有成、生活顺遂,当时单纯地相信着,好好诵经,就会受到佛菩萨的加持与保佑。再长大些开始诵《金刚经》,经云:「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,持用布施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发菩提心者,持于此经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,其福胜彼」,每每诵至此,年幼的自己充满动力,感觉诵经令我充满福报,相信所求的愿望都定能实现。

无垢功德遍庄严

  直到学习佛法,才了解背后的原因。《菩提行经》云:「若能系一心,一切皆能系,若自降一心,一切自降伏」,当诵持经典时,因专注在经文而使散乱的心定下来,清净心本具的妙用便得以显发,因此所求无不果遂,而当下诵持的这念心,清净无染、是不生不灭的自性珍宝,所以有无量的功德。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云:「无垢功德遍庄严」,日日反复诵持,内心种下菩提种子,更是未来了脱烦恼、道业成就之因。了解背后的缘由后,让原本孩童时期对诵经功德的盲信,转为因理解而生的智信,信心更深更稳固,诵经确实有无量功德,确实是自己的事。

  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为出家弟子定的日课,是每日三部《金刚经》。初出家时总是不解,「诵一部就有无量的功德了,为何要诵三部?」我这么问自己。原本心不甘情不愿地做定课,随着时间递嬗,决定尝试看看,不为了赶进度或交差,练习专注在诵经的当下,经过一段时间累积,竟有了不同的心境;每次诵经,都成为心的归零点。

  在日常中,和人互动难免而生的小情绪、作业堆叠的进度压力、惯性想东想西的散乱心,难免或多或少累积在心头。但透过诵经,心随文入观、口诵佛经、手持经本,身口意三业同时停下、安住在正法上,浮动不安的心停息下来──是修定;一次次诵持「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亦带着自己看破生活里的起起伏伏──是修慧。定慧的养成,使每次诵经结束便倍感清凉,内心更加清楚明朗。

三环圆修一心持

  诵经除了增长定慧、令身心得安,更进一步,如能至心受持、等持定慧,则能契入法理。智者大师二十三岁时,到河南向慧思禅师参学,禅师指点智者大师修习「法华三昧」,大师持续用功,经十四天后,读诵至《法华经‧药王菩萨本事品》中「是真精进,是名真法供养如来」时,寂然入定,证得法华三昧前方便。所谓「受持」,「受」为领纳,「持」为维护、坚守;因此「受持」,非一日诵经,就称受持,而是要持之以恒、日日不间断,始终都在当前这念心上下工夫,方为受持。《无量寿经》云:「人有至心精进,求道不止,会当克果。」如能以定慧等持的心诵经,且精进不退,必定能得佛法的真实利益。

  诵经,在受持读诵的过程中,日用里的身口意散乱得以停歇,便是修定;而薰修正法于心,即是深化教理,并使我们能照破生活里的烦恼,是修慧;烦恼因此分分化除、清净心分分现前,自然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妙用,最终,如能与法理相契,必能证悟实相之理。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:「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、菩萨看齐……学习佛的智慧、慈悲、定力,乃至于佛的福德,以及种种功德、神通妙用。」而受持读诵经典,便是以清净心为体,同时三环一体──教理、福德、禅定齐修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