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3
 
本期主題:病苦心不苦







古德云:「病是吾輩良藥,消盡塵寰妄想」,
觀自他病緣,體悟一切幻化苦空,
堅住正念,做自心的主人,
超越苦難、自在解脫,人生何處不光明!


觀病苦發菩提心

文/見旆法師


  人生中的病苦,不論是我們自己,或是我們身邊的人,都是不可避免的事。面對病苦,有的人變得無助、憂鬱、恐懼害怕,失去目標與方向,伴隨疾病而來的憂悲苦惱,讓人深陷病苦的泥濘,無所遁逃,不知所措。

有身皆苦無常伺

  眾生無明,妄認四大假合為自身相,六塵緣影為自心相,依此業感所成業報身,不斷地生起分別、憎愛、取捨,起貪瞋癡,造諸惡業,起惑造業受苦,生老病死,輪轉不休。病是從過去、現在的惡業招感而來的果報。業從心生,心中起無明、妄想,動之於身、口,就造了惡業。而身體是業報所現,是故有身就一定會有病。

  如何才是正確面對病苦之道?《雜阿含經》中,記載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開導病比丘們,要以正念、正智來面對病苦乃至死亡。所謂正念即是時時繫念修習四念處觀,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皆是無常、有為、生滅變化的因緣法,以調伏內心的貪欲與憂惱;正智則是能正確了知諸法實相,行住坐臥之間時時安住覺性。

  世尊並開示病比丘們要以正念、正智,面對病苦中因色身變化所帶來的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,觀察此身無常生滅,乃是四大假合之有為法,三種受亦是無常、心念生生滅滅的有為法,進而學習離欲,觀察欲受滅盡,乃至捨離,如是修觀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均生厭離、離欲,離欲已盡,不再被三種受所影響,就可以真正做到不受貪、瞋、癡三毒驅使,生解脫知見,究竟涅槃。

  透過佛陀的開示,讓我們了知色身乃四大假合所成,色身和感受是遷流不住、虛妄不實,我們應當藉假修真,在無常的色身中,把握精進用功的因緣,更進一步勤修觀行,讓心中遠離顛倒妄想,就能超越病苦的煩惱,安定身心。

愍眾生苦大悲興

  在一次自己生病的過程中,頭痛胸悶、要費力呼吸、全身痠痛,聽力模糊,嗅覺、味覺受損,聞不到味道,只感覺苦味,氣力虛弱,頓時體會到色身的脆弱。期間恭讀《圓覺經‧普眼菩薩章》:「幻身滅故,幻心亦滅;幻心滅故,幻塵亦滅;幻塵滅故,幻滅亦滅。幻滅滅故,非幻不滅。」同時觀察到病苦的生、住、異、滅,當下了達身心皆為幻垢,只有能聽能聞的這個「非幻」才是真實不虛,豁然心開意解,放下心中的擔憂,靜坐觀實相,好好睡眠休息,一段時日後,身體狀況漸漸康復。

  是故,病苦實在是我們的良師,依著病苦,警醒我們生命的無常與脆弱,了知身心一切法剎那、剎那生住異滅、無常苦空,進而學習放下,停下腳步傾聽內心的聲音,一方面積極找醫生醫治,一方面忍耐病苦,相信因果,反省檢討身口意並慚愧懺悔,定心、淨心、明心,化除心中的無明煩惱,坦然面對因緣果報,更了達緣起性空,把握因緣精進行道,轉病苦業緣為淨法緣。

  古德云:「諸苦之中,病苦為深」,回想自己陪伴法師至醫院就診的經驗,目睹醫院中的病患飽受生、老、病、死苦之折磨,令自己體會到眾生若未能聽聞正法,就無法真正出離生死苦海,也因此更加深刻體會諸佛菩薩弘法度眾的大悲願心。
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因於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覺。」開山祖師從創建中台世界開始,直至最後示現病苦,圓寂前仍巡視中台世界博物館工程,念念為佛法、為眾生,不以病苦為苦,腳步未曾停歇,只為接引眾生入佛知見;世尊弘法利生四十九年,最後示現血痢之病苦,卻仍盡最後氣力救度須跋陀羅出家,並為弟子開示法要。

  眾生的惑業苦輪迴不休,佛菩薩的四弘誓願、悲智願行亦永不退轉。「但教一念悲心起,一切身心俱無礙。」病苦實苦,但苦止一世,吃苦了苦。當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護眾生之願行,不論任何境界,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,觀病苦發菩提心,接引更多的人親近三寶、聽聞正法,知因識果,了達緣起性空之理,時時堅住正念,積極修善斷惡,淨化身口意三業,掌握人生的正確方向,不隨業流轉,最終必能出離生死,究竟解脫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