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5
 
中台广传








中台禅寺九十六年度夏季学界精进禅七   

文/编辑部

  本寺于每年举办精进禅七,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,于春、夏二季齐聚一堂,共同为寻求真理而精进。许多人藉此因缘纾解生活的压力、沉淀心灵,或是找到重新出发的力量,或是找到生命的方向,许多人更因此发现安身立命的所在,展开不一样的人生!

      

  今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,于七月五日至七月十二日举行,共有八百三十一位学员参加。首日正授八关斋戒,每天从早到晚十支香的静坐、行香,让学员们在离开尘嚣之后,依着善知识的引导,循序渐进地沉淀身心,修行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。

由戒生定 发明根本

  起七茶会中,主七见灯和尚为大众解释禅七的目的、茶会的意义,并提醒大众放下万缘,依所指导的法门修习,并遵从禅堂规矩,才能得到禅七的利益。在详细介绍基本的静坐姿势和数息观法门之后,学员们展开正式的禅修。

  隔日,正授八关斋戒,以受戒、持戒的功德清净身心,作为修习禅定的最佳助缘。见达法师为大众讲解八关斋戒戒法时提到,戒本身是一种伦理、德行,而非约束,其目的在于戒除烦恼,因此,戒本身就是一种善法。造作恶业,自然会引生四种压力,一是自责,即自我良心的折磨;二是他责,即外在的压力;三是刑责,即法律的制裁;四是业责,即未来的苦果。因此,依循善法、戒法而行,才能真正地趋乐避苦。见达法师以许多生活上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说八关斋戒戒法,最后,以〈一心戒文〉禅戒不二的意义,总结戒律保护吾人觉性的根本精神。

宗教并重 事理相依

  导师 觉大和尚慈悲为学员们开示:世间万法皆是无常,唯有这念心才是究竟,傅大士说:“有物先天地,无形本寂寥,能为万象主,不逐四时凋。”古德亦云:“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,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”道是本具,不假外求。

  开悟不是见光、见佛,而是悟无所得、悟心本具,悟后起修才是真修。《老子》说: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,为学是加号,修道则是减号。《中庸》云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性,指本具的佛性。率性即是随顺觉性,保养这念心,如龙养珠,如鸡孵卵。时时检讨自己的执着、烦恼,以种种方便去除心中的垃圾,化腐朽为神奇,转识成智、转染成净,本具的道就会现前。

  佛法医的是众生的心病,本山所属各精舍,即是社会的心灵医院;禅七,则是医院中的医院。若以浑水比喻众生的心,藉由七天的静坐,让浑水停止波动,先沉淀这一念心,再继续反照,化掉沉在水底的泥沙,就能达到寂灭境界;达不到这个境界,最低限度也可以得到六根清净的功德。

  《楞严经》云: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。”修行的过程中,要宗、教并重,能所俱空、事理无碍,由方便归于究竟。佛法是心地法门,一切要从心上努力,心净则佛土净,心安则世界安。

知见为眼 反迷就悟

  主七和尚开示中,从知见的重要性将佛法提纲挈领地开展铺陈。所谓“只贵汝知见,不贵汝行履”,知见错误即是迷,知见观念导正了,不迷就是悟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无念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”。古德也说:“明明白白一条路,千千万万不肯修”,不肯修,在于没有正信。所谓正信,就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的信心,因此,最重要的仍是知见!

  一般人常有“日常生活中必须起心动念,如何保持一念不生”的疑惑。主七和尚藉由《楞严经》憍陈如尊者所悟客尘主空的道理,以及毕陵伽婆蹉毒刺伤足而悟能知之心的公案,直指人人本具的觉性,并提示大众要直下承担,从因地上努力。动中一切作为是心之用,静中保持一念不生是心之体,动静原是不二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因此,“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”是修行的准则,事理原是无碍。

  此外,主七和尚亦为大众开示静坐中常见的八触境界及对治方法,并解说永嘉大师〈四料简〉,以为检验自我修行的依据。

重见主人 骑牛归家

  解七茶会上,主七和尚鼓励大众:修行要发长远心,始终朝着菩提、涅?的目标前进,依中道实相的原则落实自利利他的菩萨行,福慧双修,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。

  学员们分享的禅修心得中,有着“不虚此行”的法喜与感恩。从此,更加肯定的是,身虽处红尘,而随缘不变的真心才是最究竟的归宿。

解七茶会学员心得

  

单元首页